研讨具身智能软硬件核心技术——第七届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论坛圆满落幕

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35年具身智能驱动的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至千亿美元级别。ARK Invest预测,到2030年代初,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具身智能作为前沿研究领域,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极有可能将是下一个十年的风口,也是嵌入式系统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第七届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嵌入式系统联谊会主题讨论会(总第31次),于2025年8月23日在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举办。 论坛主题是“面向具身智能应用的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实践”,论坛特邀了13位嘉宾参加主题报告、产业报告和嘉宾讨论。论坛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物联网标准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和嵌入式系统联谊会承办。

论坛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教授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论坛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牛建伟教授主持了上午主题报告。

东北大学邓庆绪教授做了题为“面向具身智能的多层级嵌入式系统实时调度问题的挑战和模型、算法研究”的主题报告。邓教授指出,随着具身智能系统向全时域泛在感知、泛在智能演进,传统单层嵌入式架构已经难以满足上述复杂的需求,硬件架构趋向于多种异构处理器集成,多操作系统协同调度以完成数据采集、硬件加速、AI算力支撑、实时控制等复杂任务。邓教授汇报团队在多层级嵌入式系统功能与时间行为建模、跨层级耦合干扰下,实时性分析理论和异构资源约束下,对多操作系统实时协同调度的3个问题研究的成果。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庞江淼做了题为“Intern Robotics『书生』具身全栈引擎及其关键技术”的主题报告。庞博士指出,具身智能需解决3大关键难题:本体、任务、场景泛化,具身智能同时还有数据、模型和评测的问题需要研究。庞博士具体介绍了Intern Robotics, 分析这个具身全栈引擎是如何实现一脑多形、虚实贯通和训测一体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盛律教授做了题为“面向具身智能的大小模型协同算法研究与实践”的主题报告。盛教授指出,相比具身载体的日趋成熟,具身模型的算法研究方兴未艾、挑战众多。 在介绍了具身模型概念后,盛教授指出,大小脑模型协同框架是当前实现具身智能体更易落地的技术路线。

具身智能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撑,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智联网与量子研究室杨宏主任,做了“物联网操作系统标准化进展“的主题报告。杨主任回顾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物联网操作系统标准化的工作;包括已经发布的GB/T 45082-2024 物联网泛终端操作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以及正在立项的物联网泛终端操作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标准情况。

上午最后一个报告是北航复杂关键软件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李牧副主任,李老师在介绍了具身智能概念起源、具身机器人的特点以及挑战之后,重点介绍实验室的工作;嵌入式智能基础软件栈、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AiROS和机器人本体研发(半导体和医疗应用)以及新成立的具身智能验证中心(杭州创新研究院)工作成果。

午餐之后与会代表参观“工业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系统全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及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实验室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围绕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机器人视觉智能感知和机器人智能控制规划技术四个方向。

下午会议由论坛主席、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秘书何小庆老师主持。北京天数智芯总经理郭为做了题为“面向具身智能时代的自主边端AI算力产品”的产业报告。郭总分享了具身智能的边端AI算力芯片现状,介绍了天数智芯高性能边缘计算模组、软件生态和格蓝若机器人实践案例。作为国内领先的通用GPU产品及AI算力解决方案提供商, 天数智芯拥有4代产品,成熟软件协议栈,百余家落地客户,天数智芯正在以AI算力芯片点亮具身时代。

深开鸿机器人操作系统总架构师聂颂做了题为“从单机到协作 – 深开鸿M-Robots OS,重构机器人无人机产业创新范式”的产业报告。聂总指出,机器人操作系统现状是上层采用分布式架构,底层趋向混合式系统,上下不贯通,各自独立发展,难以协同发展。安全、实时、统一、智能的分布式OS底座是满足万物智联最优解决方案。聂总介绍了以开源鸿蒙为核心技术底座打造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协同的M-Robots OS机器人操作系统、一体化生态和在工业机器人上的实践。

接下来,地瓜机器人技术副总裁隋伟博士做了题为“大算力异构芯片赋能具身智能:从实时控制到空间计算”的产业报告。隋博士首先介绍了地瓜机器人背景,它源自地平线智能驾驶技术,地瓜机器人的目标是一家通用智能的芯片公司。隋博士分享了他对大模型驱动具身机器人向AGI跃迁的观察,隋博士重点介绍了S100 算控一体化计算平台技术架构和生态环境。

下午最后一个产业报告是东土科技鸿道操作系统产品经理谭睿,他报告题目是“鸿道AI机器人操作系统“。他说,经过三十多年研发,东土科技成功打造出一款性能高、安全性强的工业操作系统。他详细阐述了鸿道操作系统面向具身智能的从底座、调度、AI到应用的技术架构。针对满足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对实时性的需求,谭睿分享了鸿道操作系统率先实现确定性计算与TSN通信的协同技术,采用东土科技主导的两线制宽带总线AUTBUS、基于TSN和IPv6技术的国际标准。鸿道操作系统将ROS2_Control首次移植到硬实时系统,并对功能进行了实时优化。

论坛的最后是嘉宾讨论,主题是“具身智能是下一个十年的最大风口?”参加讨论的嘉宾有胡春明院长、牛建伟教授、崔西宁研究员、隋伟博士、郭为总经理和聂颂架构师,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秘书长何小庆主持了讨论。何老师抛出了两个问题:具身智能有哪些技术挑战?大模型是不是无所不能?现场听众提出了如何看待RISC-V生态对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具身智能场景发展的助推趋势。嘉宾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专业的回答。

通过论坛的研讨,我们看到具身智能及其相关技术和产品正在快速发展迭代,生态和应用正在建设与落地之中。相对其他的智能场景,具身智能的技术挑战更多,数据的获得、算法研究和软件协议栈优化难度更大,是嵌入式系统产学研用各界探索和发展的机遇。

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抓住产业、开源、基础三大要点,推动中国嵌入式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和落地应用。论坛走过七年的历程,以高校为基地、企业为支撑、应用为牵引,举办了工业、汽车、RISC-V、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等热点应用研讨,深入讨论了混合关键系统和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操作系统关键技术问题,有力推动了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发展进步,引起了大量与会者广泛的共鸣,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 经过多年努力,确立了论坛作为我国嵌入式系统学术和产业界技术交流和生态发展的主流平台地位。

本次论坛得到了电子产品世界网、电子工程世界网、与非网、21IC电子网、爱集微、芯师爷和《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系统》的大力支持。

演讲稿下载

面向具身智能的多层级嵌入式系统实时调度问题的挑战和模型、算法研究 – 邓庆绪 东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嵌入式系统专委会副主任
Intern Robotics”书生“具身全栈引擎及其关键技术 – 庞江淼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
面向具身智能的大小模型协同算法研究和实践 – 盛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面向具身智能时代的自主边端AI算力产品 – 郭为 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公司 副总裁
从单机到协作 – 深开鸿M-Robots OS,重构机器人无人机产业创新范式 – 聂颂 深开鸿机器人操作系统总架构师
大算力异构芯片赋能具身智能:从实时控制到空间计算 – 隋伟博士 地瓜机器人技术副总裁
鸿道AI机器人操作系统 – 谭睿 东土科技鸿道操作系统产品经理